查看原文
其他

单霁翔:爱讲段子的故宫“看门人”

谭腾飞 言之有范 2023-04-03


2017年11月11日,“第十四届中国高校博物馆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受邀为大会作题为《坚持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忠实守望者》的专题报告。最近,他因为在各种各样不同场合中妙语连珠的演讲而在微博上引发热议——“千万别买我们的东西,太漂亮了容易弄丢”“我们现在开放中间的正门,你走进去,你也是皇上”“领导来视察的时候,一定要给他看最不好的地方”……幽默风趣的言辞、开阔通达的想法、利落干脆的作风,让他在网上一时吸粉无数,网友们纷纷称他为“隐藏的段子手”。



2012年1月初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以来,单霁翔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给这座古老神秘的宫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外界的评价他一直泰然处之,他说自己不是段子手,也不是什么网红,只不过是故宫这座北京最大四合院里的“看门人”罢了。网络上一条条段子背后,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单霁翔那颗保护故宫博物院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火热初心。


 “文物不修复、不展出是没有尊严的”


故宫是中国藏品最为丰富、品质也最高的博物馆,院藏文物涵盖古今、体系完备、品质精良、种类丰富,藏品总量达到了180余万件(套),堪称是一座艺术的宝库。


因为文物保护技术不够先进、未修缮区域达不到开放标准、资金缺乏等原因,占地约72万平方米的故宫,之前仅开放30%的区域供游客参观,而大部分的藏品常年被保管在暗无天日的仓库中。单霁翔接手故宫后提出,文物只有向公众展出才是有尊严的,故宫只有最大程度地向社会开放,人们才能充分领略紫禁城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精神。于是,在他的推动下,故宫现在的开放区域已经占到了总面积的76%,许多珍贵的文物揭下了神秘面纱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同时,为了解决迅速增长的游客数量给故宫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


2013年,故宫首次试行周一半天闭馆制度,次年,又正式将周一全天闭馆作为常态化运行条例保留下来,这使得忙碌的文物和紫禁城第一次有了“休息”的机会;而在修缮和保护方面,单霁翔也在不断摸索,2016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的故宫文物医院,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现有文物保护修复编制人员200名。文物医院在采用传统工艺修复文物的同时,也积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文物专用CT机、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被应用在了文物修复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文物是故宫里的主角,故宫里千百年传奇的历史故事,都由它们一一来诉说。故宫里浩瀚的文物藏品,不仅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物藏品的精华,更是历代工匠匠心独具的集聚。保护和修缮文物,是对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延续;展示文物,则是将这样的一种精神,努力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去。


“靠票价阻挡观众进入,挡住的一定是学生和低收入人群,而他们是最需要文化的”


“我们做每一件事,究竟是以管理者方便为中心还是以观众方便为中心?”这是单霁翔作为故宫一把手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从国家文物局到故宫博物院,他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更多地与游客群体接触。如何能更好地提升游客参观故宫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他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改变。


在未推行网络预约系统之前,购票等待时间过长一直是投诉较多的问题,于是,故宫将售票窗口增加到了30个,入院安检通道也由原来的“两机两门”变为”六机十二门”,真正实现“三分钟购票,十五秒安检”大大地提升了售票和安检的效率,缩短了游客的等待时间;2014年起,故宫逐步在端门广场和故宫内部区域安放座椅,满足了游客的休憩需求,也改变了以往随处席地而坐的不文明现象;以往为了保护文物,故宫里的许多宫殿里一直没有采用照明系统,但这却使得游客的观赏十分费力,后来通过研究,逐步在各宫殿里添置了对文物建筑无损害的的LED照明设备,使游客们不再需要把脸贴在玻璃上“尴尬”地观看室内文物;故宫还根据日常使用特点,减少男厕而增加女厕的数量,并将男女厕所的面积划定为1比3,这有效地缓解了以往女厕所前大排长龙的情况;为了使故宫的内外环境得到综合整治,单霁翔宣布所有的办公地点不再占用古代建筑并全面清理故宫内外的无关建筑,并着力加强文物建筑日常维修、对周边环境控制以及地下库房的改建等工作的推进力度。


2016年,故宫博物院共接待游客1600万,这是该院成立91年来的最大接待游客数量,其数值比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去年接待人数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探寻这座皇家宫殿的前世今生,而让每一位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是博物馆人的使命所在。



“我的职责就是把故宫看守好,把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2020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600岁生日,我们应该把什么样的紫禁城,什么样的故宫,什么样的故宫博物院交给下一个六百年?”这是单霁翔对于自己使命的思考。作为一院之长,他每天的行程都是满满当当的,如果这天没有重大活动的话,他也会像其他员工一样8点前到达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但是往往又很难在院长办公室里看到他的身影,因为在工作的间隙,他习惯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到处查看,员工们都打趣地说这是一位爱“微服私访”的领导。在秘书周高亮的记忆里,单院长几乎很少休息,他每天都从办公室出发,沿西绕紫禁城红墙一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趟趟四公里的巡查,累计已经走坏了20多双鞋。


怎样才能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对于这个问题,单霁翔认为评价的标准主要在于这个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对社会、对民众做出了多大程度的贡献。那对于故宫来说,怎么样才能算是让人有收获呢?他说就是要让收藏在紫禁城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的大地上;让收藏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我们重新认识文物的价值。从单霁翔的讲述中,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他对故宫藏品的如数家珍、对文物的炽热情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限热爱。“干一行爱一行”一直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面对工作时始终带着使命感,对工作一直充满热情,这样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发光发彩。


“坚持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每一个中国人的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建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沧桑洗礼传承至今,除去糟粕留下精华后,今天的我们还能从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个人之福,也是民族之幸。文物,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如单霁翔院长所说的,文物需要尊严,我们不该任由雨水风沙侵蚀它本来的面貌,更不该将它被封锁在漆黑的盒子里。给予故宫文物尊严,同时也是给予每一个来故宫参观的游客尊严,给予他们接触那些久远却依旧万分厚重历史的机会,从而让人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在历史长河里寻找到独属于我们这个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理应更与时俱进地凝聚于我们的“中国梦”之中,成为国人自信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底气,更成为中国自信面对世界的基石。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故宫,因为这里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文明成果中的精品。无论是宝蕴楼茶叙、太和殿合影、还是故宫文物医院参观、畅音阁赏戏,中美两国领导人所到之处所做之事无不是向美国乃至世界及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以实际行动来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参考来源:

网易新闻 《从“故宫黑”“故宫跑”到“故宫萌”:单霁翔的故宫六年》

新华网 《单霁翔如何让600岁的故宫越变越时尚?》


END

后台编辑 | 赵婕

校       对 | 孔瑞洁  李赫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